文博山西:邓峪石塔从繁盛、湮没到回归
2023-12-21 20:42:55
  • 0
  • 0
  • 0

一座唐代石塔的繁盛、湮没和回归

转自:文博山西      2023-12-21    发表于山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山西文物 ,作者唐晋


▲山西晚报2023年12月20日报道版面

文物档案:

主角:邓峪石塔

体态:整体高3.2米,塔身高1.77米

出生时期:唐

出生地: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

藏宝地:山西博物院

大唐开元八年(720年)的一天,在今天的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郝北镇邓峪村的一座寺庙里,人们虔敬地伏下身去,恭迎一座石雕彩绘四面佛造像塔落成。这座八角形底座方柱形砂岩石塔自下而上由底座、塔身、塔檐(带平座)和塔刹四部分套合在一起,高度近11唐尺,挺拔精美。尤其是塔身四面雕刻的佛像,端庄宁静,面形圆润,体态丰腴,令观者连连赞叹奇观,内心充满法喜。

这是一个佛道并举的时代,也是诏令僧尼必须拜父母的佛教世俗化时期。这一年,南印度金刚智来到长安,唐玄宗接见了他,并把他安置在大慈恩寺。金刚智在各处寺院建大曼荼罗灌顶道场,王公士庶无不宗仰,佛教密宗在长安极为盛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主流信仰。而在地方民众之间,则是八世纪以来在唐代社会中影响颇大的西方净土信仰的流行。

邓峪村的这座四面佛造像塔正反映了这一点。

▲邓峪石塔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根据学者们对山西古塔历史演进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四边形的塔在唐代时的占比远远多于其他形状的塔。而唐代石雕佛塔中,四面均有佛造像的塔相对较少,即使在山西也不例外。这就让邓峪石塔显得异常珍贵。佛教初传中国时,佛塔形制深受古印度“窣堵坡”式样影响。到了东汉时期,以《魏书·释老志》记载的洛中白马寺为例,佛塔成为四方式,已经开始与中国的楼阁形制相结合,邓峪石塔不难窥见这种沿革。

四面佛造像的塔身正面为一尊身着通肩袈裟,背有火焰形项光,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的主尊佛像。佛像左手下垂,右手结说法印。莲座下方雕有一双力士,两侧柱上雕有二龙,形成华盖式宝龛,与其它三面造像的装饰设计有着鲜明的区别。此龛佛像应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龛之右侧塔面,也有一尊双手结禅定印,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上的佛像,座下有一力士及一龙足承托,此佛是为阿閦佛。塔身背面是一双手合于胸前的立佛,站在须弥莲座上。其左手轻托右手,右手中似有一物。此佛是为药师佛。最后一面呈倚坐姿态、结施无畏印的主尊佛像是唐代最为流行的弥勒形象。

▲邓峪石塔(局部)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就佛教思想发展而言,净土思想很早便出现,宣扬“净土”思想的典籍涉及阿閦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弥勒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文殊净土等。隋大业(605-617年)时,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的道绰在并州文水石壁玄中寺修行,广劝道俗信众称念阿弥陀佛名,一时从者如云。唐贞观(627-649年)中,善导来到并州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广度民众,成为净土宗实际创始人,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由此成为净土宗的信奉。

邓峪石塔在开建伊始一定有着相当严密的设计方案,在四面佛的选择上,主龛设立当时地方普遍崇信的阿弥陀佛形象,其余三面龛亦奉阿閦佛、药师佛与弥勒佛,以广泛迎合大众心理。当时西方净土信仰者修习的经典内容复杂且种类繁多,特别是法华、悲华、弥勒等部类因其重要性为多数杂修者所推崇,而阿弥陀佛信仰并不反对有能力者杂修。

▲邓峪石塔(局部)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根据研究者对隋唐时期山西地区阿弥陀佛净土信仰造像铭记内容的统计,参与造像活动的人物大致分为平民、官吏和僧尼三类,其中平民身份数量最多,官吏多为中下层闲散职位的武将,僧尼也是普通寺院出家人。与同时期全国范围内阿弥陀佛净土信仰造像发起者身份占有比例进行对比表明,阿弥陀佛净土造像发愿文中,山西地区信众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例较高,一方面也体现出隋唐时期山西净土信仰的世俗普及。

邓峪石塔上多处发现有题记铭刻,如“大唐开元八年岁次庚申三月甲寅朔十五日戊辰”“耿玄庆”“王怀贞”“李玄受、李冲玄、李还福”“云骑尉耿……”等。其中人名应为供养人身份,他们的信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石塔佛像的布局。“云骑尉”显然是一名中下级武官,《旧唐书》里提到,“云骑尉”为“正第七品上阶”的“勋官”。所谓勋官即以军功授勋,没有职务和实责,仅仅加官而已。“云骑尉”由从七品的“武骑尉”升转而来,是唐代“勋官十二转”里较为基础的等级。

▲邓峪石塔(局部)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榆社在唐代归属辽州(今山西左权),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到处建有窟寺庙宇,可谓“山山有寺,村村有佛”,至今还留有数十处佛教石刻遗存,被专家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颗名珠”。邓峪石塔不啻为其中的杰作。

唐代以后,这座精美的四面佛造像塔随着世事变迁而渐渐湮没,旧时寺院也荒废无踪。一直到了清道光年间,村民在邓峪村一处俗称“古佛地”的地方耕种时,在土中发现了深埋着的石塔。随后,村民们将石塔抬回村里,并且修建了一座小庙用来存放。1965年5月,邓峪石塔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邓峪石塔(局部)

图源:山西博物院公众号

命运多舛。1996年12月2日,邓峪石塔的塔刹被盗。1998年9月10日,邓峪石塔塔身被盗。多年后,远在台湾南投县的中台禅寺筹建历代佛教文物博物馆时,意外地从所藏文物中发现了邓峪石塔塔身。中台禅寺的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决定,将这座石塔塔身送回山西。

2017年4月16日,正逢山西“文明守望工程”启动第二天,由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在山西博物院隆重举行。当四面佛造像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引发不小的轰动,石塔回归成为当年一大盛事。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新馆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2020年4月以来,按照山西省文物系统“三院一企”的机构改革思路,山西博物院已完成改革重组工作,与原省文物交流中心、原省文物鉴定站、原省文物资料信息中心和原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并,新组建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天下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玉韫华夏、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日常策划举办反映山西历史文化和文物特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临展和特展,如策划晋国文物精华、山西佛教雕塑艺术、傅山书画、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等展览并在国内外巡展。开展覆盖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和机构的流动展览、历史讲座、互动参与等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以多种文化视⻆展示山西历史文化之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

作为三晋文化的传承者、垦拓者、引导者,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屡次获得山西省文明单位称号。山西博物院始终秉承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着力打造“艺术展示的殿堂、学生学习的课堂、民众休闲的乐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山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文|唐晋

图|山西博物院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