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勾起老北京人回忆的“穷吃食”
2020-12-06 22:13:25
  • 0
  • 0
  • 3

来源:探野      4月2日

熟悉老北京的都知道,北京小吃大多是“穷吃食”,如今日子富裕了,可很多吃食依然备受人们喜爱,但也有些已经见不到了,炒肝儿、爆肚、卤煮这些就不说了,今儿我们聊聊50道勾起老北京人的回忆的“穷吃食”~

1、油渣儿

每当家里大人炼猪油,孩子们总围着大锅眼巴巴等着,就为了那口酥香掉渣的油渣儿,贼香!

2、炖油渣儿

过去每到晌午,炖油渣儿的摊子就出来了,买好了烧饼、火烧一类主食就围过来了,夹着香菜、韭菜、麻酱、油渣儿来上一口,一口下去真叫香!

3、油渣葱花饼

油渣葱花饼又叫脂油饼,香喷喷的油渣配上香葱和烙饼,解馋又顶饿~

4、油渣饺子

5、油渣儿包子

6、窝头

窝头以前可是过去北京人的“保命粮”,现在棒子面儿的窝头很少家庭做了,圆锥形状的窝头下面还有个孔~

7、菜团子

8、金银卷

金银卷是一层白面一层棒子面,卷好了切成花卷上锅蒸。

9、糊饼

和好的棒子面儿摊平撒上鸡蛋和韭菜,在外国人看来,糊饼就是中式披萨,您看像不像?

10、贴饼子

贴饼子比窝头香,尤其是贴锅边的一面,又焦又脆,蘸着点菜汤吃更香!

11、馒头蘸麻酱和白糖

北京孩子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馒头蘸麻酱和白糖~那真是怎么都吃不够!!

12、炸馒头片

13、炒窝头

14、韭菜盒子

刚下的鲜韭菜配上鸡蛋、虾米和粉条,那就是老北京的最爱!

15、烫饭

过去大米是稀罕东西,葱花炝锅,煸出香味后加水和米饭搅合,美味的烫饭就完成啦~

16、糊锅巴

17、炒疙瘩

18、酱油汆儿

老北京的酱油花椒汆面又香又便宜,弄点酱油、花椒、面条和黄瓜丝,过去花不了一毛钱就能吃上这么一顿~

19、两样面切条儿

棒子面儿和白面做出来的就是两样面,吃起来比面条稍微粗些,更筋道。

20、扁豆焖面

21、三合油拌面

22、老咸汤儿

冬天腌完了咸菜的老咸汤儿可别浪费,蒯出来拌面条吃也别特别有滋味~

23.水疙瘩

芥菜疙瘩腌起来最快两天就能吃了,水疙瘩做着简单吃起来更简单,切丝儿、切片、夹着吃都成,便宜省事又好吃的水疙瘩是北京人的“看家菜”~

24、水疙瘩炒黄豆

25、炒雪里蕻

26、腌萝卜皮

27、积酸菜

胡同里最常见的大缸就是用来积酸菜的,酸菜的原料也就是老北京家家户户少不了的白菜~

28、熬白菜

配上几片五花肉,熬出来的白菜都有肉香味儿~

29、白菜豆腐

白菜豆腐保平安!

30、醋溜白菜

31、白菜馅饺子

32、冻柿子

过去北京冬天的水果太有限了,但唯独这柿子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到的,那时候谁家窗台上都会放着几个冻柿子,这是冬天北京少有的鲜艳颜色。

33.柿饼

要想吃柿饼得在秋末冬初开始摘柿子,把柿子晒成柿饼后,冬天随时都能吃!

34、冻梨

会吃的人吃冻梨得慢慢啃,慢慢地把冻梨里的冰给“拔”出来,然后大口吃下去,梨都是软糯软糯的~

35、糖炒栗子

冬天北京街头总是弥漫着一股甜味,甭问,附近肯定有卖糖炒栗子的!

36、冻海棠果

37、冻苹果

38、烤白薯

老北京人冬天最常吃的零食就是烤白薯,热乎的烤白薯又能捂手又能解馋,买白薯的时候还得趁机在铁捅边上热热手~

39、烤馒头

老北京胡同里家家户户都不能少了炉子,炉子上面也不能空荡荡的,得烤点东西,烤点馒头片什么的吃着又脆又香还热乎~

40、烤土豆

41、豆汁儿

豆汁儿可谓是北京人专属的饮料了~冬天喝上一碗豆汁儿更是舒坦,夏天来一碗更是清热去火~

42、芥末堆儿

甭管什么时候,只要鼻子一不通气,吃上一大口芥末堆儿,嚯!您再试试,鼻子绝对通气了,比什么感冒药都好使!

43、糖葫芦

“葫芦~冰糖的!”

“葫芦~刚蘸的!”

“冰糖葫芦呦!”

一听见这吆喝声,孩子们准往外跑了~

44、榆树钱儿

每年春天大家都往树上爬,为的就是能吃上那口最嫩的榆树钱儿,回家用棒子面儿包成团儿吃着倍儿嫩!

45.香椿

炸香椿鱼儿、香椿摊鸡蛋怎么都吃不腻,就连北京人的炸酱面也不能少了香椿芽儿~

46、柳树芽儿

47、野菜

现在春天还有人专门去地里挖荠菜,回家包饺子包馄饨都倍儿好吃!

48、槐花

49、苦菜

50、白萝卜

冬天来一锅羊肉萝卜,多冷的天身子都暖烘烘~冬天必囤的蔬菜之一~

你最喜欢吃哪种吃食?

-END-


精选留言

拉姆

280

还有呢,咸菜类的,甜辣萝卜条,五香萝卜干,北京辣菜丝儿,小螺丝儿,鬼子姜等等

赵银

239

玉米渣粥,熬豆酱是冬三月最解馋的,(肉皮,黄豆,胡萝卜,豆制品)带上点冰渣。

铜豌豆

215

这里缺了一道真正的老北京独有的吃食,辣菜。食材不贵不复杂可惜现在的北京人会做的不多了。

慧生

209

还有一样儿:糊塌子!蘸上蒜汁!那叫一个香!

大兴老路

182

最怀念的是煮嘠嘠,一种用棒子面(少许白面)开水烫面拍成1厘米厚饼然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面疙瘩,撒上干面摇一下。白菜炝锅加水烧开后把面疙瘩煮熟,有面有汤解饱好吃。

A桂士杰

169

这都是有钱人家吧,我小时候怎么一样都没吃过?印象最深的就是饿肚子,吃不饱饭。那阵就是穷!

百合

165

这些种类里还有臭豆腐酱豆腐,油饼大火烧,炸糕,北京的咸菜丝,黑枣,自己家的咸鸡蛋………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拉姆

139

啊!全是小时候吃的美食

景龍

113

看了留言都补充挺全,只再补充一样小吃,酸枣面,江米碗里一放,二分钱一份

谢谢小编,您哪搜进来这么多啊我还是都吃过……

王世华(生子)

112

播鱼儿、揪片儿、煮嘎胳、烤带鱼刺儿、脂油饼、灶火堂烤白薯、火炉子上燎粉条。

军树

112

脂油渣(特指猪板油炼制的),是不好做脂油葱花饼的!因其太硬,与烙饼软面不匹配,不得以擀制。维有猪板油切丁才可烙出香气十足,油丁肥美,葱味鲜甜的脂油饼!

朱跃玲

109

不错,不错!难为作者这番用心!满满的回忆呀!

张长贵

94

唉!现在叫“老北京特色吃食”,可说句心里话,许多都是因为穷,没办法,逼出来的,如果有现在这条件,谁不想吃的更好呢?那个时候家里穷,买块肉,还要肥的,为的是炼点儿油,炒菜使,现在有谁用荤油炒菜呢?唉!说着就心酸。

大圣

93

纯天然、没有色素防腐剂、是老北京人的一份回忆

周工

85

六张多了,上述食品都吃过。现在时不常的还在吃那些食品。

老连

80

老北京的正宗小吃回味无穷!小时候在北京生活了17年,68年插队落户到内蒙古没返城,每次回家都想吃口正宗的北京小吃,但找不到喽!

咏梅

78

都是我爱吃的,儿时的饭永生难忘。满满的回忆。谢谢主编!

精彩无限

74

能吃全老本京风味的老北京人应是55年以前岀生的。

小时还有卖煮云豆的,可以加工成云豆饼。大冬天卖冰板的(各种果汁放点糖精加水放在碗里放根棍儿一冻取出来挎篮子满街叫卖。

桂章

72

很多小吃现在还有。

但是,有一种小吃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小时候吃的马蹄烧饼加焦圈。

现在没有了。

小时候吃一套马蹄烧饼焦圈那叫一个香。

源远玩主

72

这些东西过去是穷人吃 现在是解油腻 调整胃口的好东西 比如烫饭 炒雪里红 斗汁等等

春风雨

70

过古稀之年了,都吃过,其实大部分都是穷人吃的,怎么没有糊塌子,漏鱼,扒糕,炸灌肠,还有冬天吃的冰板。炸灌肠可不是隆福寺丰年灌肠,正宗的是护国寺的,应该用手拿着灌肠,用水果刀切滚刀块才对,不是放案板上切薄片,而且一面有噶楂

张桂安

69

吃什么大魚大肉,有这些北京民俗吃食全夠了,原来吃完心里美罗卜,就爆淹儿罗卜皮,厨余拉圾,大多就剩下燒完的废煤球了。

云骥山人

69

那年代,富家,官家,从高墙院里往外飘香味。底层百姓月底就没钱没粮票了。那时节不得肺炎,得肺劳得肝炎。

雯艺

63

满满的都是回忆啊!记得小时候的炉台上总有烤的剩馒头、剩白薯,馒头烤的酥酥的,白薯烤得挂黏,疯玩一圈回来,拿起来就吃,那叫一个香啊!

聚会皇城

59

五十年代西四路口南的夜宵,盐水大对虾两仟元(合現在两角钱)一只,一仟元一碗大骨汤混沌,三百一个芝麻燒饼(合現在三分)

清风

58

看了留言,也挺解馋。但是没人提饭卷子,就是用剩米饭对上白面搅在一起,开水烫面,然后做成卷子,上锅蒸。

王德财

54

所谓的老北京小吃,应该说是京城普通百姓的小食品。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食物,大多是穷苦百姓用以裹腹的食料,有身份地位的富人,大多是不屑的。

现在的小吃已贵族化了,过去一两毛钱就能喂饱肚子的小食品,已登堂入室,可以招待亲友啦。

不过,价钱也随之高涨了。

东歌

52

偷吃油渣是我儿时最大的爱好

佳佳姥姥

52

全是我的最爱!尤其是炒窝头,想想我都流口水🤤那叫一个香!

西部石友zwz

51

一根大葱,一勺大酱,一块豆腐,二两肉馅,一根黄瓜,一把切靣,忘不了老北京地道家常炸酱面。

赵全

50

想想就有些心酸,过去老北京的家庭管能够出去挣俩子的叫扛活的,扛活的早上出门带着的午饭大部分都是“吹吹打打”,吹吹打打实际上就是棒子面窝头,把窝头放在炉子上烤烤,炉子台面上尽是炉灰渣,烤的差不多了把窝头拿在手里连吹带胡撸(把炉渣掸掉)好面子的北京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吹吹打打。

丰枫顺舜

50

还有三种我想也是大家吃过的如:麻豆腐,五香鲜螺丝,酸枣面等。

什刹海不倒翁

50

还有北京小吃羊霜肠就是羊肠灌羊血炖熟切片加麻寽韭菜花辣椒油好吃。

朱宏

49

这里的好多都是上得了台面的,其实小时候拿一根粉丝在火上一烤,脆脆的就觉得很好吃。

洁静精微

48

全是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现在任何美食都比不过

47

还有片汤,酱油大油拌米饭,还有好多好多

花鸟鱼虫烟酒茶🐟

46

没有烤过鞋垫的炉子烤出来的馒头没有灵魂。

素(静 净 境 觉)

46

炒窝头,有蒜泥,醋,酱油,盐。窝头切丁炒出香味,把调料往里一倒再炒两下。真是吃了这次想下次。

44

看了所有留言,没人提炸灌肠,就是淀粉坨切片炸,蘸蒜汁。

野风 (飓风的风)

43

杨树叶打傀儡,放个土豆儿,干锅炝,上锅一炒,来根大葱蘸酱!…美!

俏夕阳

42

这些穷吃食现在看个个都是高端大气绿色健康的美食

可心娟子

41

现在就是做出来同样的,也不是当年那个味道了。只有真正的老北京人才能回忆到那个味道。因为我们是吃这些长太的。

卷柏

41

杨树花用开水烫,再泡半天,捞出挤干水,用刀切碎,放油渣及一些韭菜,包饺子、包子、玉米面菜团子,那是一个及好吃!

随缘

40

还有菜包,我说的不是包子或团子,老北京还有一种吃食叫菜包饭,大白菜叶抺上蒜酱包上炒好的白菜粉丝和米饭,不能撒手开吃,这叫包不离口,口不离包、吃的那叫香,穷人美的吃食。

二少

38

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现在想吃这口难了,有也不是儿吋的味道了。

宋平

38

我嫁到北京胡同里的婆家,才吃上好多老北京人的吃食我婆婆烙的油渣饼,配上棒渣粥,真的是一种新的体验,如今婆婆已经88岁了,已经烙不了油渣饼了,我也不是那个刚刚走进胡同的新媳妇,可我还是记得油渣饼的味道。

秋瑾

37

烫饭好像不是那样的,其实就是剩菜连汤一起倒入锅中,加点儿水倒入剩饭煮开锅,就算做好了。

渡劫阿难

37

看下来有些心酸,里面不少是老百姓家里的家常吃法,并不是所谓的老北京小吃。烤馒头是因为为了省火,蒸一次馒头都是尽可能多蒸一点,家里又没有冰箱,吃剩下的馒头,怕坏了,所以放在炉子上烤,类似西北的烤馕。那个时代,炒菜的油都是定量供应的,所以买肉都喜欢买肥肉,这样可以炼油,俗称大油。而所谓的油板,都是专门卖的,和肉不一样。所以家里多数都是油渣饼,很少会有人家用肥肉放在面里面烙饼的。

碧溪

37

特别爱吃茶汤、油炒面、(面茶)那叫一个香啊!红糖、青絲、红絲、桂花、芝麻〈酱〉一样也不能少。

声震雪域

35

这些老北京的吃食都很亲切,很有回味的味道,这些吃食如果没有转基因就棒了,转基因了就不是以前的那个味道了。

鹤云

34

人老啦,弦也调不准啦。儿时的回忆却沥沥在目!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穷欢乐!穷苦人家的妈妈为了把苦日子过成乐日子想尽办洁在色香味型上下功夫,让家人们吃出快乐!把破烂衣服洗净,用各种图案缝在衣服上打补钉。总之穷人要活呀!和当今狗穿衣服人漏肉,山珍海味吃够了想吃穷人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胡扬朝阳

34

快七十了!去年开春特意去郊外,抅了点“鱼钱”解了解多年的馋,回忆了一下儿时的“美食”。非常过瘾!

笑语嫣然

33

油渣炒窝头,热馒头抹大油麻酱白糖。

资深帅哥

33

幼时之记忆难忘 刁味之御廷小吃上口溢香 品种繁杂 色型怪异 聊喷八方 品之不解其摇首 尝之抿味其道然 视之玲珑其夺眸 听之叫卖其耳染 只可惜 今朝其味不再燃 淡淡玉玲无从炫 昔日丽彩遂烟去 宣朗叫卖冥中还

姚春萌

33

那个时候就爱吃妈做的熬窝头㨤一勺素炸酱切一刀白菜头窝头切块放锅里一熬那叫一个香,吃完了浑身暖和。

老李

33

你们认为这个是穷吃,可我们这还把这当好吃的,这东西我们这合北京一样,我是保定的

Knight Z.

32

我再更正几个补充几个。那小螺丝叫甘露儿。当年隆福寺的丰年灌肠也是削成滚刀块儿,不是片。当年的扒糕之所以劲道是荞麦面里掺些榆皮面,现在没有榆皮面了,所以扒糕不好吃了。

小时候,街上小铺儿卖的便宜的零食还有白蜜,用一小段秫秸杆在小缸里一蘸,拿出来手一转悠,秫秸杆上一小坨白蜜,一分钱。还有卖煮菱角,煮鸡头米,煮老鸡头,这三样好像都是池塘里的水生植物,煮熟能吃,2分5分钱就给一大捧。另外还有炒的铁蚕豆,玉米花,大米花,当然还有自家炒黄豆了,吃完喝水爱放屁。小时候还有一种吃食是桃脯干,类似现在的山楂条,桃脯干不是桃脯做的,现在想来可能是用淀粉做的,微甜,嚼起来挺劲道。

Lucy

31

还有五分一包的鱼皮豆!在紫竹院公园的小卖部买。

心太软

31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那柿子最好的才一毛二一斤又大又甜,晚上买1个冻柿子放在凉水里一拔,嗬冰从柿子里出来了,躺在被窝里把柿子一吃,心里那叫一个痛快,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舒坦。

二木

30

老北京的小吃还有一个是灌肠啊!大铁饼铛斜着放,里面是猪网油。灌肠片切的是有薄有厚,煎好蘸着蒜汁,哈哈!有焦有嫩香臭香臭的。好吃啊!

李洪

30

想起过去的小吃。每一道都是美食。吃腻了现在的饭菜。再去吃以前的老北京小吃。肯定一个香

欢乐

29

炸丸子开锅,晚饭后串街卖,挑着担子。

惠眼拾珠

28

不错,挺接地气。有些吃食似乎绝迹,如冻苹果冻梨槐树花榆树钱及油渣做的东西。有些仍广泛流传至今;如糖葫芦,烤白薯,香椿芽,野菜白罗卜,白菜豆腐保平安嘛!但豆汁芥末这类物质致死不会碰的。回味无穷,亲切质朴。对了!好像没提到一声巨响的爆米花嘿!

竹月

28

我还上树摘槐树花和小朋友分享着吃记忆最深的是馒头粘麻将和白糖。好吃极了北京竹月

馼行者119850021

26

糊涂膏,没说吧,用烂山里红熬的跟粥似的,在屋外冻成冰陀,近似于炒红果,因为穷人吃不起好的红果,只能用烂的,大概很少有人吃过。

齐金凤

26

还有一样,在炉盘上烤小咸鱼,加着窝头吃,特香。还有一样烤窝头片加卤虾酱这口够味。

心木

26

在灶台用草烧火烧老玉米也很香,炉台上烤窝窝头

依坤

26

小时候老妈做过一种吃的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了,把江都洗净切成特小的丁,伴上玉米面上笼屉里蒸熟后,蘸着醋蒜吃,挺好吃的。

白塔寺老周

25

西四新华书店后身儿也就是正对着路南的二友居包子铺那里卖论斤约的大油饼四毛二一斤别家的油饼是一两粮票6分钱

望尽烟雨

25

炉台儿上烤窝头鱼刺,冲一碗炒黄豆面儿(不是黄豆是熟的豆面,61年左右粮店里买的用粮票儿),绿豆杂面汤,苹果干儿梨干儿小沙果儿,酸枣小杜梨儿,折摞(过年或办事时所有剩菜和一起)

和田玉.珠宝

24

看着真亲切!每一种在我小的时候都吃过,当时不是为了吃鲜,只是为了充饥而已。一转眼6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好了,生活富裕了,人们热衷于这些食物,只是为了吃鲜。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让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王达

24

平时二两的饭量,但四两的油渣儿饼一张打不住

凯文(老华侨)

23

在海外二十多年,失去的就是这口儿,馋的感觉别人不懂

12

别看那是穷人的吃食,可那时吃起来就是香。现在你再做也没有那时的味道了,因为材料变了。不是吗?现在的肉,蔬菜还有过去的味道吗?

调料

12

淀粉用开水冲成浆糊加上白糖,还记得吗?炒面还记得吗?这可是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主粮。点心渣,还记得吗?小葱拌豆腐,你现在还经常吃吗?回忆总是美好的,虽然那时候大家都困难,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真实。

YDH

12

那时穷,人亲!日子苦,活的乐呵!因此才怀念!揪面片,抻面(不同拉面)也是北京人常吃的。

百鸟朝凤(杨)

12

我们小时候吃的都是绿色食品,你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想起来可香了。回不去了。

秀秀

11

白糖芝麻酱摸馒头小孩爱吃,得爹妈上班后偷着吃,因为芝麻酱是夏天凭副食本每人每月给一两的,家长还想用芝麻酱多吃几次面条呢,还有热馒头摸荤油撒点盐,那叫香。

小宝盖丁

11

本人50后,以上吃食基本上都吃过,说实话,没一样儿好吃,“穷吃食儿"一点儿不徦,都是心酸的往事了。过去家里穷,孩子又多,吃饱就不错了,可怜的妈妈们想着法儿粗粮细做。现在没人吃了,好的都吃不过来。

秀秀

10

我都馋得流口水了,太想吃老北京人的特色穷吃,过去家里孩子多国家又有困难,闹自然灾害:苏联又逼我们还债,,国家定量和副食都佩给,家长为了我们能吃好,尽量给我们粗粮细做,我很童欢童年的年代,也就是毛泽东的时代。生活艰苦,但精神食粮,和亲情很充实呀。

超蓝

10

还有一种我念念不忘的小活河虾炸丸子,有老人家挎着篮子卖一分钱一个,贼啦香呀。我妈妈也经常做着给我们吃。

悟空

10

都是我,一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穷家孩子的最爱!!!这些吃食曾伴我近二十年!太亲切,太想了

逝水流年

9

楼上的所有评论一一赞过了。我就不说啥了!满满的回忆。现在不管是吃食变了味道,人也变了味儿!再也回不去了

米恕中

9

所有的野菜我都吃过,唯独洋槐花最难吃,和棒子面一起蒸的洋槐花窝窝头,也答着棒子面太少,那个味简直就是药丸子,也就是肚子里没别的,免强冲饥。最好吃的野菜是刺菜和嘛厚菜学名马齿苋,最吃不够的饭是棒chai粥,就是玉米渣加点碱熬的粥。那时早晚两顿粥,没吃够过。

红塔山

8

大部分都是穷人裹腹的,现在都变味了,不一样喽!

叽喳

7

看看留言,都有时代感,是有一定年龄的“老孩子”们吧,儿时回忆,酸甜苦辣,都是美好的。

燕强

7

熬大油饼、就是白塔寺老周师傅说大油饼、切成块或者撕成块、水开了下油饼块、放葱姜蒜末、点酱油找色、沟芡、其活!

缘在旅途

4

以上都吃过了,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饱了就知足了,味道嘛都好吃😋

laoZhu

3

都吃过,小时候还真没少吃,真不是什么好吃食。不愿意忒不愿意回忆童年,心里不好受,可那会儿我们的父母好受吗!如今生活好了,父母又不在了,现在的人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且行且珍惜。

乒乒乓乓

3

有一天在超市发现“伊拉克蜜枣”颜色灰暗,快餐盒包装,我吃了一点,干不拉几没啥滋味,不像小时候的样子,原来是深咖啡色,枣皮倍儿亮,夸张点说晶莹剔透,口感柔软舒服,价格还像也不贵,有时穷人可以解解馋……

乒乒乓乓

3

北京还有一个叫《朝鲜辣丝》据说是桔梗丝,上面有芝麻,辣椒,小时候大家都特爱吃,当年属于比较高级点的咸菜,穷人舍不得吃,有时候偶尔吃一次,孩子们几口就抢光了,好像现在已经失传?

李小荣

1

看到有一位爷说所有的野菜中数洋槐花最难吃。真是每个人口味不同哦。我倒是觉着洋槐花是最好吃的。就是现在,我们家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时都得想办法采些洋槐花蒸“苦累”吃。小时后吃洋槐花苦累不炒,因为没那么多油,直接就是洗净沥水,拌上干棒子面,或者在抓一把白面拌里头,加些盐和少许花椒面拌匀了,上锅蒸,蒸个十来分钟,卸下来等凉一点儿了打撒,盛碗里,浇上醋蒜汁吃,特别好吃!现如今吃洋槐花苦累多了一道工序,就是蒸好了后再用肉末炒一遍,别提多香了!超级爱吃。

风清云闲

1

说烀饼是中国式的披萨,在意大利吃过当地的披萨,其实真没什么意思,哪有烀饼得味!

孙成立

1

还有果子干用柿饼熬成粘稠的糊糊加上杏子干莲藕片和各种果仁最后放点糖桂花冬天凉凉的来一碗爽快极了现在无人会做了

青青子衿

我喜欢吃打烀饼,尤其是去姥姥家用大柴锅打得,那叫一个香,吃不够😋

天桥老李

六零年,用河里柞草,合上玉米面烝野菜饼子,黄豆饼,花生饼,柞完油的下脚料。三分一个兔勃,五分一个兔头家里做的西瓜酱,等都是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初心无为

真的被作者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想起来都香,看见图片都想咬口一口啊!

Ophelia

我最怀念用炉子烤馒头,是一我小时候放学后的最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这个情景今后只会出现在梦里了,忽然特伤感,怎么办呀

崔复江

五十年代有个卖铁蚕豆的,大个子,胖胖的脸,四十来岁,每晚推辆自行车,车大梁上掛个小搭连,盛着蚕豆。那声悠扬的“铁蚕豆……”传得可远啦。谁还记得?虽叫铁蚕豆,实际酥脆香,吃着上瘾。

春莲

除了白萝卜还有红皮白瓤的卞萝卜做馅儿熬汤都行,做辣菜也少不了。炸酱面面码离不开水萝卜,萝卜赛梨还当水果吃啦。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