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物学会)王大方:从传统京剧《沙陀国 》谈起  ……    
2023-03-11 18:40:37
  • 0
  • 0
  • 322


从传统京剧《沙陀国 》谈起

  王大方 (内蒙古文物学会)

    传统京剧《沙陀国 》(又名《珠帘寨》),说的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到成都,命大臣程敬思前往沙陀国李克用处借兵。李克用因当年曾受僖宗谪贬,不肯发兵,程敬思乃请出李妻刘银屏、曹玉娥来解劝,李克用素怕老婆,无奈只好出兵,结果皆大欢喜。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也有这个故事。

    沙陀,因其祖先驻牧地巴里坤有大沙陀而得名。 唐初,沙陀部首领沿着连接草原与阴山的 “参天可汗大道”(草原丝绸之路一段),前往长安朝见唐太宗,遂归附大唐,获得赐姓为 “李”。唐末,沙陀部首领李克用进入阴山后,采用高超的箭术,解除了阴山鞑靼的疑虑,自己形成了阴山沙陀部,它即是京剧《沙陀国》的原始素材,也与后来元代的阴山 “汪古部” 有许多关系。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起义军占长安,建大齐政权,僖宗逃往成都。宣诏李克用率沙陀军 “赴难长安,勤王救援。” 中和三年(883年),李克用率3万精兵在陕西华县击败黄巢军。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大军阀朱全忠篡位,废唐哀帝自称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依旧效忠于大唐的李克用打出恢复唐朝旗号,发兵讨伐后梁朱全忠。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继位,励精图治,于公元923年,一举灭后梁,称帝建国,依旧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后唐是沙陀人建立的王朝,沙陀人又建立后晋、后汉、北汉,史称 “沙陀四朝”。到宋辽金元时期,沙陀人一部分入北宋,一部分成为辽金元的臣民。也许是为了缅怀历朝前辈,清朝 “走西口” 的山西人,在内蒙古包头市阴山北部建起了一个 “沙陀国” 的小村。这个村子属于固阳县怀朔镇管,在包头至固阳县的公路边,有小村的路牌。包头文物考古学者老方认为:“沙陀国” 源于蒙古语 “沙地格”,意为 “河拐子”,但也与历史上的沙陀故地有关。

    清朝时期,诗人严遂成书写了咏史诗《七律 三垂冈》,赞颂后唐李克用与李存勖父子的战绩。诗云: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此诗深受毛主席的喜爱,他曾手书的《三垂冈》墨宝,在中央档案馆编《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中正式发表。书中注释云:1964年12月,毛主席读《旧五代史》时,想起自己早年读过的《三垂冈》诗文,因记不起作者名字,便写信请秘书田家英帮忙查出,并附手书《三垂冈》。毛主席在信中说:"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一查,告我为盼!"

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三垂冈》手迹碑刻

    经田家英查阅典籍得知:《三垂冈》的作者严遂成,号海珊,浙江湖州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举 “博学鸿词”, 后创办凤山书院。《三垂冈》讲述了李克用在三垂岗(山西上党)设宴,席间、乐队演奏《百年歌》,曲调凄婉令闻者忧伤不已,李克用却豪迈的指着旁边只有5岁的小儿李存勖说:二十年后他肯定能超越我。

    后来,李存勖在三垂岗与朱梁军队决战,时值李克用病故,存勖为父戴孝出征,率军趁大雾一举击溃后梁敌兵,梁帝朱温闻讯大惊感慨:“生子当如李亚子!”

    清代诗人刘翰也为李氏父子壮举所感动,作《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其中著名的两句为: “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 鲁迅先生小时候在 “三味书屋” 读书时,对教书老先生摇头晃脑吟诵这两句诗词的印象十分深刻。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许多朋友读过这篇课文。

    由此又想到:1961年夏天,应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邀请,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翦伯赞先生,率领中央民族历史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代表团一行十余人考察访问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团中的重要成员有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先生、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吕振羽先生等 。

    这次访问历时近两月(从1961年7月23日到9月14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先生用最简单的话概括访问的收获,那就是 “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1961年7月,翦伯赞先生为内蒙古长城题赠了 “万里长城遮不断,蒙汉人民是一家” 的墨宝,体现了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识。 “石拐” 源于蒙古语  “喜桂图”。翦伯赞先生指出:喜桂图,蒙古语,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这个蒙古语的地名,经录了这里的历史情况。可见,先生在内蒙古考察中很注意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名,并有所发现。

    从1961年算起到今天,翦伯赞先生考察内蒙古石拐区赵北古长城的往事,已经过去近62年了。

照片:1961年7月29日,翦伯赞先生为内蒙古题赠墨宝:

“万里长城遮不断,蒙汉人民是一家”。

    1961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翦伯赞先生的文化散文《内蒙访古》。正是这篇文化散文让先生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学者。之所以说它是散文,因为随处可见文学性极强的表达,如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而一路信手引用的典故、文献、考古报告和考据文字,又让文章充满着学术智慧。《内蒙访古》也为宣传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壮美风光与淳朴民风做出积极贡献。其中最为精彩的一节 “一段最古老的长城”,被教育部选入全国普通高中语文读本教材。50多年来,全国各地受业的历届中学生读者人数众多难以统计 。

照片:翦伯赞先生(左)与包头市长城脚下的小学生谈话

    翦伯赞先生说,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级,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一个古代废垒,指示出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

    根据翦伯赞先生在包头考察赵长城时的记录,经自治区文物部门考察确认:翦伯赞先生在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考察的这一段赵长城 ,就是位于包头市西北石拐区的赵北古长城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翦伯赞先生在内蒙古包头考察长城后,又作有《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七律诗: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这首访古诗,雄浑古朴、感情深厚,运用典故赞颂赵武灵王与长城古迹,堪称对赵武灵王与赵北古长城的最好纪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政府文物部门投资,对石拐区赵北古长城遗址进行了妥善的保护维修,并且立碑保护,建有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雕像”,以供游人凭吊纪念。

位于包头市石拐区的赵北古长城遗址

    翦伯赞先生作为一位维吾尔族的历史学家 ,他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的名著《中国史纲要》很重视宣传中华古代各民族团结的历史。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团结友好的观点,一直贯穿在先生的思想深处。

    在《内蒙访古》中翦伯赞先生饱含深情地写道: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像征,一个民族友好的像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图为昭君墓旧照。翦伯赞先生写道: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先生接着指出:据内蒙古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的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照片:位于鄂尔多斯黄河渡口的昭君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上,凡是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做出过贡献的人,中华各族人民是世代都不会忘记她的。随着祖国各民族交往的进程,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今天,全国已经有更多的人知道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这段象征着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已被全国人民传为佳话。

历史画:昭君出塞 胡汉和亲

    毛主席、周总理很重视翦伯赞先生的史学观点。他们曾经多次会见翦伯赞先生,深入交流历史学术问题。对此,我们应当予以深入探究、学习领会。

照片:周恩来总理会见翦伯赞先生(中)范文澜先生(右)

    翦伯赞先生于1961年考察内蒙古后,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散文《内蒙访古》。其中,“一段最古老的长城”,描写了包头市石拐区的赵北古长城,赞誉了赵武灵王改革开放之精神,歌颂了古代各族人民在长城内外友好交流之事迹,该文被教育部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50多年来,这篇散文教育了无数学生,至今依然被全国的高中生诵读学习,其影响极为深远。

    2023年,是翦伯赞先生考察内蒙古62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尊敬的先生。我们要学习继承先生的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努力。

              供稿:内蒙古文物学会 王大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